在众多业内人士看来,环保管理核心制度从环评过渡到排污许可证,最直接受到变革影响的势必就是接受管理的众多企事业单位了。
国家电网公司营销部副主任徐阿元在会上介绍说,其中,2016年1~10月,累计推广实施重点项目3.5万个,完成替代电量883亿千瓦时,达到2013年的6.3倍。那么,用哪些电能替代散烧煤?黄学农表示,电能替代的电量,主要来自可再生能源发电,以及部分超低排放煤电机组发电。
对此,国网湖南节能服务公司总经理罗志坤表示,建议政府和行业尽快完善有关产品技术标准,规范各种电能替代设备的技术条件。其中,以动力煤为主,占总量的71.2%,其次是化工原料占10%,散烧煤占8.6%,集中供暖用煤占6.38%。今年以来,南方电网公司累计开展电能替代项目328个。日前发布的《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对电能替代也提出了明确意见。无论是可再生能源对散烧煤的替代,还是超低排放煤电机组集中燃烧原煤对散烧煤的替代,都将提高清洁能源消费比重,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
目前部分电能替代设备的标准不统一,能效测试方法也不相同,导致用户在设备选型、使用维护和能耗计算等方面存在一定困难。对此,业内人士表示,随着一系列相关政策、规划的出台,电能替代迎来历史最好发展机遇期。过去三年北京市出台系列大气污染防治措施,使北京大气PM2.5中砷、铅和镉三种致癌重金属元素质量比分别下降了85.9%、48.9%和40.7%,其中与煤炭燃烧密切相关的砷改善最为显著。
实验分别于20122013年、20152016年两个冬季采暖期对北京市大气中PM2.5进行取样,分析其重金属含量差异。14日,知名国际环保组织与北京环境诱变剂学会潘小川教授合作发布发布的《北京采暖季大气PM2.5中致癌重金属组分差异研究报告》提到了这些数据。砷、铅、镉三种重金属元素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都有年均浓度限值要求,长期暴露于这些物质对人体健康有明确不良影响,其中砷、镉属一级人类致癌物。致癌重金属砷和二氧化硫浓度大幅下降表明,北京一系列治霾措施已初见成效。
该环保组织气候与能源项目主任董连赛说,为保护公众健康,北京应继续加强PM2.5污染治理进度,力争在2022年实现空气质量达标。但PM2.5对人体危害不仅来源于砷、铅、镉这三种致癌重金属,还有苯丙芘等致癌物。
《报告》建议北京继续推进无煤化,还应提高城区公共交通比例等,减少机动车污染物排放;全国其他人口密集型、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大型城市及周边地区,应加快燃煤减排工作力度等。煤炭燃烧也是重金属砷的重要排放源但PM2.5对人体危害不仅来源于砷、铅、镉这三种致癌重金属,还有苯丙芘等致癌物。14日,知名国际环保组织与北京环境诱变剂学会潘小川教授合作发布发布的《北京采暖季大气PM2.5中致癌重金属组分差异研究报告》提到了这些数据。
实验分别于20122013年、20152016年两个冬季采暖期对北京市大气中PM2.5进行取样,分析其重金属含量差异。过去三年北京市出台系列大气污染防治措施,使北京大气PM2.5中砷、铅和镉三种致癌重金属元素质量比分别下降了85.9%、48.9%和40.7%,其中与煤炭燃烧密切相关的砷改善最为显著。采样分析数据显示,20122013年北京PM2.5中重金属砷、铅、镉的质量比分别为0.128,1.816和0.027;而在20152016年三种重金属质量比降至0.018,0.928,0.016,三种重金属在PM2.5中含量均大幅降低。《报告》建议北京继续推进无煤化,还应提高城区公共交通比例等,减少机动车污染物排放;全国其他人口密集型、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大型城市及周边地区,应加快燃煤减排工作力度等。
《北京环境保护公报》显示,主要来源于煤炭燃烧的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2015年均浓度相比2013年下降了49.1%。砷、铅、镉三种重金属元素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都有年均浓度限值要求,长期暴露于这些物质对人体健康有明确不良影响,其中砷、镉属一级人类致癌物。
致癌重金属砷和二氧化硫浓度大幅下降表明,北京一系列治霾措施已初见成效。2014年起北京陆续关闭3座主要燃煤电厂,并大幅减少燃煤消费量。
煤炭燃烧也是重金属砷的重要排放源。该环保组织气候与能源项目主任董连赛说,为保护公众健康,北京应继续加强PM2.5污染治理进度,力争在2022年实现空气质量达标3年来,利用天然气几乎零排放的优势,长春市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推行煤改气、削减小锅炉的蓝天工程,正成为治理雾霾天气的有效措施。全面推进煤改气把燃煤小锅炉淘汰了,要用什么替代呢?长春市明确了热电联产供热和区域锅炉房集中供热并网为主、电和天然气采暖方式为辅、新能源或其他清洁能源供热为补充的基本原则。2013年冬季,牡丹胡同与柳条路交会处锅炉房成为全市首批煤改气项目试点。2015年,完成煤改气项目220个,改造燃油燃煤锅炉417台。
3年来,10吨及以下燃煤小锅炉一年比一年减少,煤改气锅炉一年比一年增多。据环保和气象专家分析,长春市今冬空气质量之所以明显改善,与当地政府近年来强力推进煤改气分不开。
据了解,2014年,长春市提出治本之策:分三年逐渐淘汰建成区内10吨及以下燃煤锅炉。今年改造后,一个采暖季可替煤13.4万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1246.2吨、二氧化硫排放375.2吨、烟尘排放1340吨。
2015年改造后,一个采暖季可替煤15.3万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1426吨、二氧化硫排放429吨、烟尘排放1532吨。今年年底前,将完成535台、876吨燃煤锅炉的煤改气任务。
近日,笔者再次走进这里,附近的居民纷纷表示,自从煤改气后,家门口再也看不到黑烟,也闻不到呛人的味道了,更没有四处乱飞的煤渣,而且家里温度也得到了保证。其中,煤改气是一个重要方面。向燃煤小锅炉说再见从近年的监测数据看,长春市重污染天气主要集中在采暖期,燃煤排放的污染物是空气重污染的主要来源。煤改气效果如何?长春燃气股份有限公司专家给出了这样一组数据:2014年改造后,一个采暖季可替煤4.8万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448吨、二氧化硫排放135吨、烟尘排放482吨。
试点的成功,为全市煤改气的推进提供了重要依据。全市煤改气的主体单位--长春燃气股份有限公司日前提供的数字表明:2014年,完成煤改气项目104个,改造燃油燃煤锅炉133台,改造锅炉总吨数210吨左右。
长春市为此制定了以奖代补、煤改气、煤改电等优惠政策,对按时完成燃煤小锅炉淘汰任务的,按标准给予一次性补贴,并明确了并入集中供热管网、清洁能源替代改造、更换生物质燃料及经营权补偿锅炉的具体补贴标准。零污染带来好环境煤改气锅炉除了热得快和操作简单之外,还有一个优点就是基本做到了零污染。
3年来,全市千余台分散的燃煤小锅炉改吃天然气,让百姓家里更加温暖,生活更加绿色舒适长春正向着要温暖,也要蓝天的目标迈进。长春市于2014年启动了淘汰燃煤小锅炉工作,明确利用3年时间,采取集中并网、拆撤扩建、清洁能源替代等措施,分期分批淘汰建成区范围内10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含燃用其他高污染燃料的锅炉、窑炉等设施),有效削减污染物排放量,切实改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
因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也就是说燃烧后的排放物构成基本为二氧化碳和水,对空气的污染和对人体的损害要比燃煤小得多。笔者不久前从长春市大气污染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今年进入冬季采暖期以来,长春市环境空气质量明显好于上年同期,未出现重污染天气今年改造后,一个采暖季可替煤13.4万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1246.2吨、二氧化硫排放375.2吨、烟尘排放1340吨。笔者不久前从长春市大气污染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今年进入冬季采暖期以来,长春市环境空气质量明显好于上年同期,未出现重污染天气。
试点的成功,为全市煤改气的推进提供了重要依据。2015年,完成煤改气项目220个,改造燃油燃煤锅炉417台。
其中,煤改气是一个重要方面。2013年冬季,牡丹胡同与柳条路交会处锅炉房成为全市首批煤改气项目试点。
2015年改造后,一个采暖季可替煤15.3万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1426吨、二氧化硫排放429吨、烟尘排放1532吨。长春市于2014年启动了淘汰燃煤小锅炉工作,明确利用3年时间,采取集中并网、拆撤扩建、清洁能源替代等措施,分期分批淘汰建成区范围内10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含燃用其他高污染燃料的锅炉、窑炉等设施),有效削减污染物排放量,切实改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